- 张伊丽;
上海儿童博物馆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陵园管理处,与宋庆龄纪念馆共同成为宋庆龄伟人思想的重要纪念传承地。作为宋庆龄女士“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上海市示范性科普场馆。2021年,上海儿童博物馆积极通过融媒体平台,建立与亲子家庭的“超级链接”,实现信息共享、文化传播和服务体验的多元化。
2022年Z1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 鄢增华;
孙中山纪念地是包括中山陵、故居、纪念堂、纪念馆及辛亥革命遗址遗迹等在内的孙中山纪念空间,其形成始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得以保留并有所增加。孙中山纪念地作为政治空间的功能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对纪念地保护的高度重视;在纪念活动中是向孙中山致敬的重要空间;海峡两岸交流的历史和情感纽带。纪念地的博物馆、纪念馆属性使其在孙中山文化的构建和传播方面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22年Z1期 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 姚明;
行业协会对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巨大。以中国博物馆协会(学会)所属各专业委员会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历程与作用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博协专委会发展历程,划分了发展阶段,探讨了类型分类,分析了其所侧重的领域。研究认为协会专委会是博物馆学理论发展、实践推进、政策演进的一个缩影,博协专委会的发展与博物馆学理论发展历程相互印证,博协专委会覆盖博物馆事业全领域,协会专委会从“学术团体”向“国家智库”迈进。
2022年Z1期 1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3K] - 郭丽云;陈杰;
民俗仪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比较常见的一类,许多民俗仪式在当下的环境中失去了其赖以存在的土壤,亟待“活化”,而博物馆能在这一“活化”的过程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于祠祈梦”这一民俗仪式可以作为范例,探讨博物馆如何将濒临消失的“非遗”元素提炼出来并和当下的社会价值相结合,从而实现其“活化”的过程,为类似的博物馆“非遗”展示提供可参考的实例。
2022年Z1期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 邓文;
古镇中小型纪念馆因具备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市场号召力,已成为古镇旅游开发的核心资源。但由于该类纪念馆规模较小,自身实力相对有限,在馆藏陈列、产品研发、运营经费、专业人才和客源竞争上面临较大压力。因此,结合纪念馆自身特色和外部环境,探索一条不同于中心城市大型纪念馆的运营模式,在运营理念、新技术应用、内外联动发展以及人才管理上积极创新、主动融入古镇旅游发展大势,在“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上,丰富和完善其旅游功能,构建和延伸以纪念馆为核心的文旅产业链,是其发展壮大的有效路径。
2022年Z1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 张艳平;
在“互联网+”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从各种平台、不同渠道快速高效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并加以利用,从而做出最佳的选择。第三方网站已经成为人们搜索旅行线路和查阅景区评分的重要渠道,对旅行抉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文章以携程旅行网、大众点评网、马蜂窝网的博物馆观众数据为基础,对湖北省一、二、三级博物馆的网络评论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反思和剖析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博物馆公共服务水平和效能的方式方法,以期促进博物馆的多元发展。
2022年Z1期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K] - 王业鑫;
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及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博物馆文化事业邂逅文化产业;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传统公益属性的博物馆文化供给并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作为富集文化资源的博物馆,发展博物馆文化产业成为丰富、转变博物馆文化职能的重要抓手。虽然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但依然存在体制机制等问题的制约,束缚了博物馆及市场主体参与文化供给的情绪及意愿,面对新的时代要求,博物馆人应破局突围,走出一条博物馆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康庄大道。
2022年Z1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 夏霖;
抗日战争时期,平北抗日根据地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北地区,地处冀、热、察三省的连接处和伪“满洲国”、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伪“华北自治政府”三个日军扶植的傀儡政权的接合部。从1933年长城抗战,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平北人民反抗日军侵略的时间,长达12年零8个月。1938年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从平西挺进冀东,途经平北,并在平北播下抗日火种。1940年春,根据冀热察区党委和冀热察挺进军军政委员会联席会上确定的“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之战略部署,八路军开进平北。抗日政权,党群工作,亦随之建立。平西、平北、冀东连成一体,将敌伪统治下的北平、承德、张家口,皆置于八路军打击、威胁之下。
2022年Z1期 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 欧美强;
早在20世纪30年代,陈云同志就已担任中共中央领导职务。长征途中,当红一方面军行至四川省天全县时,陈云再次受中共中央委派,肩负外出四川恢复上海党组织工作和重建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联系的使命。借此机会,陈云对长征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思考。陈云是党内较早对长征进行全面阐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提出了“长征是红军有准备的战略转移”“长征是历经四个阶段的一次西征”“长征锻造了红军坚固战斗力”“长征会师具有十分重大意义”“长征胜利首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长征宣告毛泽东等领导人已经成熟起来”等观点。陈云对长征的认识创造了多个第一,对长征的思考包含着许多真知灼见,值得进一步总结和探究。
2022年Z1期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 贠占军;
中共六大闭幕后,为了掩护陆续回国的六大代表,中共中央在哈尔滨设立了彩霞湘绣庄交通站。这个交通站是连接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之间联系的中央交通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转和掩护来往于中苏之间的党内干部做出了重要贡献。交通站负责人的真实姓名为傅继尧,他多年坚守工作岗位,在隐蔽战线斗争中出色完成了党交给的重任。彩霞湘绣庄交通站一直工作到1935年前后,因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失去联系等原因而自动撤销。
2022年Z1期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 王永超;
重庆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20世纪在重庆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重庆正式建市并飞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其间经历过三次中央直辖,这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可谓是绝无仅有的。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中央英明领导和积极扶持下,千万巴渝儿女鼓足干劲、奋勇拼搏使重庆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封建社会区域性军政要塞、西南内陆地区的商贸中心迅速崛起成为近现代连接中西部的战略枢纽、长江上游的经济金融中心;从反抗殖民统治、推翻封建帝制、战胜日寇侵略,荣膺英雄城市发展成为现今中国最年轻、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潜力开发的中西部唯一一座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
2022年Z1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 王文宾;
新升隆轮事件在中共历史上尤其是《新华日报》历史上是一次惨痛的历史记忆,是日本帝国主义欠下的一笔血债。此文在尽可能详尽搜集史料的基础上,详述新升隆轮事件有关史实,同时对新升隆轮事件中八路军驻汉办事处遇难人数、具体身份等情况进行考辨。认为:在新升隆轮事件中,有姓名可查的25名遇难人员中,八路军驻汉办事处实际遇难人数应为7人。同时,也对相关的著述、文章及报道中的谬误进行厘清。
2022年Z1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 苗体君;
为了召开七大,早在七大召开前5年,中共中央就把在抗战前线的朱德召回延安。为了统一全党的思想,开好七大,延安整风运动时期,朱德点名批判王明在抗战以来所犯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七大前,朱德是军事问题报告委员会的负责召集人。七大上,朱德向大会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并在开幕式与闭幕式上都作了讲话,其报告与讲话在大会上反响强烈。朱德对七大的召开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2022年Z1期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6K] - 王路平;
图像史料以其客观性、直观性和现场感,成为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之一。公谊服务会第十九流动医疗队是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组织公谊服务会的下属机构,从1946年12月至1948年8月,第十九流动医疗队的成员在延安及转战陕北、山西过程中,积极开展医疗救护和医务培训等工作。第十九流动医疗队的成员之一外科医生葛礼馥(Douglas Cllifford)拍摄了大量相关照片,研究这些历史照片对于梳理公谊服务会在华救援活动,推动相关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2022年Z1期 8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5K] - 柯楚彬;
创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培养农民运动领袖和骨干的革命学校。对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的学员数量及表述方式,长期以来众说纷纭,有“毕业生”“培养的学员”“培养的干部”“毕业生和旁听生”,人数方面也有不同说法,有770余名、796人、797人、近800名及800多人。根据有关文献记载综合分析来看,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800多名学员更为恰当。
2022年Z1期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 王文丽;吕春月;
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始建于1934年,是伪“满洲国”时期作为伪“新京”特别市的水源地而建造的,其修建对于当时伪“新京”特别市的供水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根据所掌握的相关资料,对净月潭蓄水池建设的重要性、位置选定、实施完工和使用影响等进行了梳理,以进一步探究净月潭蓄水池的历史作用。
2022年Z1期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0K] - 汪海涛;陈成;
皖南事变前一年,新四军主力从江南转战江北并向苏北发展,在苏中地区与国民党顽固派武装持续发生规模不等的冲突,并愈演愈烈,逐渐上升为难以调和的矛盾。汪伪内政部、警政部档案记录了此间不少相关内容,去其谬误,可作为一个新视角来审视国共关系在皖南事变前逐渐恶化的过程,以便更具体地把握这一阶段的冲突史实。
2022年Z1期 10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4K] - 徐霞翔;
五四时期恽代英在传统家庭环境下的思想情状,为探究其家庭观念提供了一个切口。传统家庭繁复的人事关系使恽代英一度处于苦闷压抑状态,在思想上萌发改良家庭的同时,实际上他却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秉持一种温和取向。这些既凸显了彼时部分新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的认知情形,亦揭示了他们对社会问题乃至救亡问题的关注与考量。
2022年Z1期 118-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 尹静;张妤娇;
蒋介石关于红军长征密电手稿由蒋介石侍从室军官陈达收藏,后由其子陈正兴先生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该手稿大都是关于中央红军转战川滇黔期间,蒋介石为追堵红军给国民党军将领下达的作战部署指令。这批手稿由蒋介石侍从室主办,侍从室在红军长征期间协助蒋介石追堵红军,起着智囊团和联络站作用。该手稿是珍贵文献,对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华民国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Z1期 124-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 马于然;王建宏;
朝鲜义勇队是抗战时期中国援助的关内地区第一支国际友军,其机关刊物《朝鲜义勇队通讯》共收录了国民党军政要人、中国共产党人、新闻界、抗日民主人士、专家学者,以及少数民族和日本反战人士等28位知名人士的34幅题词。这些题词不仅是中国全民族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珍贵史料,也是中国援助韩国独立运动、中韩(朝)两大民族携手抗日重要的历史见证。
2022年Z1期 130-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1K] - 张勇勇;
抗战时期,为保障军鞋供给,华北敌后各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纷纷建立各自的军鞋工厂并建立一系列制度,规范军鞋管理。然而与其他军需工厂相比,军鞋工厂产量很有限。军鞋供给,更多的是依赖民众、提高军鞋质量、强调统收统支、拓宽多种供给来源等措施来保障。本文通过对八路军军鞋供给研究分析,梳理八路军军鞋供给历史脉络,探究总结其特点。
2022年Z1期 13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 王莉;
本文主要以浙江青年学生为主体,论述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早期,即1919年五四运动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在青年运动中涌现出的杰出青年在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筹建过程中的作用。
2022年Z1期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 赵士见;
侵华日军100部队是“二战”时期日军在长春设立的专门从事炭疽、鼻疽等烈性致病菌研制、实验与实战的细菌部队。近年来,新解密的档案资料为深化100部队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多边资料比较研究,推动100部队新的拓展,即从“调查—研究—施疫”全链条下把握该部队细菌战的内在逻辑,明确该部队在日本侵华细菌战体系中的地位。
2022年Z1期 148-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6K] - 冯国林;
在抗日战争时期,岳飞符号被各方势力继续建构,并得以强化。岳飞记忆通过各种仪式、物质空间、教材读物及报刊舆论等形式在民间社会广为流传,有利于加强民族认同、动员民众爱国情绪、抵御外侮。抗战时期的岳飞记忆和岳飞纪念蕴藏重要的政治、文化意义,折射出各方政治势力对塑造历史记忆的复杂影响。岳飞纪念不仅得到蒋介石等国民党高层的大力支持,也得到地方官员及士绅的积极配合。从当时社会各界对岳飞纪念的反应来看,存在反思纪念或利用岳飞纪念谋利等行为,可见他们对上层的灌输绝非被动接受,而是有着自己的因应之道。
2022年Z1期 154-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5K]
- 李志东;
在14年严酷抗战环境中孕育出的伟大抗战精神成为激励中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在历史洪流中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要结合新时代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深刻理解伟大抗战斗争精神的科学内涵,深入把握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的重要特点,勇于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坚定斗争意志、把准斗争方向、增强斗争能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2年Z1期 16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 徐明;
纪念馆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红色基因库,是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要场所,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和生动教材。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是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50多年的发展中,不断开拓进取,在基础设施、展陈内容、主题活动、宣传教育、理论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多方探索,以日臻完善的功能、现代优质的环境向观众展现雷锋的生平事迹,传播新时代的雷锋精神,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地。
2022年Z1期 171-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 杨学功;蒋彬彬;
展览既是纪念馆实现教育功能的载体,也是观众获得知识、愉悦和感悟的主要途径。精心设计展览是革命纪念馆有效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途径。其中,传播目的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天翻地覆慨而慷——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展”在精准确立各级传播目标的基础之上,遵循“见物、见人、见精神”的原则,精心挑选展品,凸显传播对象,多路径表达场所精神,成功地激发了观众探究渡江战役取得胜利原因的欲望,使观众领悟到革命精神的深刻内涵。
2022年Z1期 17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 李莹莹;
作为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的重要阵地,革命类纪念馆如何开展好宣传教育活动,对新时代中国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同中国一样,俄罗斯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重视培养民众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俄罗斯最大的、全面集中反映卫国战争历史的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一些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观察并分析该馆具体的工作举措,对我们如何讲好自己的战争历史、更好发挥革命类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或有所启示。
2022年Z1期 181-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 秦专松;何丽;项福库;
在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半条被子”的故事温暖人心,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深刻体现,真正地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将“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在夯实青年大学生的政党认同基础、引领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认同方向以及创新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方式等方面成效显著。
2022年Z1期 187-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 黄秋雨;
烈士纪念设施是中国共产党非凡奋斗历程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见证,是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党的历史、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国各级烈士纪念设施充分发挥“生动教材”的红色资源优势,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传递红色力量,有力有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但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宣传形式单调、资金投入不均、运行活力不足、科技支撑和专业队伍建设等诸多问题,因此制约了部分烈士纪念设施服务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级烈士纪念设施应主动作为、创新方式、提升效能,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开创烈士纪念设施服务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2022年Z1期 193-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 朱前红;
党性教育是党的政治建设基础性工作。革命纪念馆具有独特的红色资源,是开展党性教育的理想场所。革命纪念馆在党性教育社会服务过程中,致力于弘扬革命文化,传播红色基因,要充分挖掘馆藏资源、创新教育手段、创造优质环境,提高党性教育的实效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2022年Z1期 198-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 刘小花;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给博物馆带来全新的挑战。借助新技术、新手段进行自我宣传和展示,是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从目前博物馆宣传现状来看,新媒体平台已成为博物馆宣传的重要阵地,多元跨界是博物馆宣传的新潮流,开放互动是博物馆宣传的新姿态。新形势下,针对博物馆宣传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热点+创意”“特色+优势”“科技+合作”等多种方式寻求突破,切实提高博物馆的传播力,彰显博物馆独特持久的文化魅力,充分发挥其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社会职能。
2022年Z1期 203-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 刘菲;
近年来,革命文物作为我国备受关注的文物领域,其概念探究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前工作虽已明确了革命文物的基本概念,但也遗留了一些问题,后续具体工作的施行更是对“革命文物”概念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2008年给出的革命文物官方概念出发,重点探讨革命文物的时间下限与空间范围,提出革命文物“动态下限概念”,并关注了革命文物的内容价值与应用细节问题,最后通过探究革命文物与红色文物关系,亮明红色文物的特殊历史地位与时代价值。
2022年Z1期 21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 胡婷;
革命文物是革命类纪念馆的立馆之本,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历史,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直观化、立体化的生动教材。如何让观众更好地了解革命文物背后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达到见人、见物、见精神的效果,发挥好革命文物以史育人的功能,一直以来都是纪念馆人探讨的重要话题。口述历史是一种再现历史、展示历史的独立方式,可以成为革命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推力。本文以口述历史为切入点,阐述口述历史博物馆化的必要性,全面分析口述历史在提升革命文物质量、丰富革命文物展示两个方面发挥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希冀为革命类纪念馆语境下的口述历史运用提供一些借鉴。
2022年Z1期 217-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 马乐;
革命文物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文物建档是革命文物研究利用的前期工作,是博物馆文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后,清查馆藏原始材料,持续开展文物建档工作。经过几年努力,将珍贵文物和其他文物全部建档,文物藏品档案工作初见成效。文章通过系统阐述文物藏品建档在革命纪念馆文物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意义,归纳总结其特点和工作方法,指出革命文物建档是一项重要、长期、动态的工作。
2022年Z1期 221-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6K] - 安秋州;郭辉;
天津博物馆收藏有1920年周恩来《新约全书》题词和1921年初周恩来批读过的《马克思传及其学说》(英文版)两件特殊的革命文物。前一件文物为1920年4月25日周恩来为狱友孟震侯题写,是周恩来等领导天津五四运动和开展狱中抗争的重要见证物,也是周恩来最早有关基督宗教看法的历史文献。后一件文物为1921年初周恩来在伦敦阅读的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书籍。是年春,他加入旅欧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此书是周恩来研读马克思主义、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见证物,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
2022年Z1期 228-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 常楠;
陈烟桥是由鲁迅培育成长的第一代新兴木刻版画家,在抗战时期以木刻版画为武器,全面地参与了抗日救亡的文化运动,在抗战木刻版画的创作、编辑、宣传、研究、教育方面均作出了重大贡献。北京鲁迅博物馆胡风文库所藏10幅陈烟桥抗战木刻版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献价值,值得关注和研究。
2022年Z1期 234-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 马治花;
1958年8月29日,中共中央做出《关于动员青年前往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并计划5年时间内,动员570万青年到这些地方去,其中,计划从湖北、湖南、安徽、江苏动员200万劳动力参加新疆建设。车站上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亲人别离、泪水牵衣,都挡不住一腔豪情、报效祖国的青春理想,青年男女们怀揣梦想踏上迢迢征途。本文讲述的就是周素芝通过她的一张迁移证,投身兵团事业发展所发生的故事。
2022年Z1期 241-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 熊彤;
中共七大是党的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全国代表大会,共有755名代表出席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121万名党员。作为浙江省当选的中共七大正式代表之一,林辉山见证了这一重要的历史瞬间。在他后来的革命生涯中,林辉山一直精心保存着他出席中共七大的会议代表证。2007年,这张代表证连同存放它的布口袋都被林辉山家属无偿捐赠给了浙江省博物馆。文物是历史的见证,通过介绍此代表证的历史背景和流传经历,讲述林辉山如何精心保存代表证的故事,可以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历史,从中感受信仰的力量,从而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
2022年Z1期 246-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 刘军;
革命遗址是革命文物体系中的特殊类别,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载体,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革命遗址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很强的现实意义。辽沈战役配水池战斗遗址的保护利用,以文物保护为基础,以陈列展示为延伸,以社会教育和公众服务为指向,实现了革命遗址由自身的地标化、景观化特征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红色文化空间。
2022年Z1期 251-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 刘韫;
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本文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川西区段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分析长征文旅资源特点的基础上,阐述当前该区域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现状和资源优势,针对该区段存在的沿线基础薄弱、资源小而散、展示同质化等发展瓶颈及问题,提出通过长征红色旅游带动和深化文旅融合,以长征故事为核心构建差异化展示格局,通过利用创新科技手段开启传播推广等建设措施,为后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提供建设思路及方法参考。
2022年Z1期 255-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 高永川;代琴琴;
红色纪念馆是保护传承和展示利用红色文化文物资源的重要场所,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基地,还是传承革命基因和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阵地。在我国,红色纪念馆属于中国特色的博物馆门类,它承载着收藏与展示红色文物资源、宣传和彰显红色革命文化的重大历史任务。此外,那些依托红色革命历史建筑成立的红色纪念馆还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内涵和深刻的红色历史故事。本文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出发,结合当前贵州省红色纪念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试图探讨贵州省红色纪念馆在红色文化文物资源保护传承、挖掘研究和展示利用等方面的发展策略。
2022年Z1期 261-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 刘鑫;
朝鲜半岛自1910年沦为日本殖民地后,至1945年日本战败的35年间,朝鲜人民和韩国人民为摆脱日本侵略者残酷的殖民统治,一直通过武装斗争、义烈斗争、外交活动等多种方式从事着抗日独立运动。自朝鲜半岛沦为殖民地后,中国一直是朝鲜、韩国在朝鲜半岛域外展开独立运动的最重要区域。伴随着来自朝鲜半岛的抗日独立运动志士纷纷流亡到中国各地、各种在华抗日团体陆续成立,在华的涉朝涉韩抗日旧址及纪念设施也遍布在中国各地。这些历史旧址及纪念设施不仅生动地记录了中朝韩人民联合抗日的历史事实,进一步验证了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这一历史定位,更是中国人民与朝鲜半岛人民因团结一致、共同抗日而结成深厚友谊的历史见证。发掘和整理在华涉朝涉韩抗日旧址及纪念设施的概况和保护利用的重要性,具有较高的社会政治和学术研究价值。
2022年Z1期 26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6K]
- 钟军;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联合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香山革命纪念馆等中共中央驻地纪念馆联合举办了“灯塔照耀中国——中共中央驻地联展(1921—1949)”。展览以时间为脉络,以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1921—1949年的迁移为线索,通过串联中共中央从上海到北京这七大驻地的重要历史事件,以独特的视角再现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建国的辉煌历程。展览的举办为宣传中共中央驻地的历史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多馆联合办展的有益探索与尝试。
2022年Z1期 291-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 黄建华;
革命类重要周年纪念展览是博物馆展览体系中的一种类型,其具有展览主题的政策导向性、展览策划的周期性、展览的目标性及展览内容的重叠性等特点。随着展览主题的积累,选题难的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在策展实践中,针对周年纪念展览的策划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先后策划了三个“广州解放”展览,为革命类重要周年纪念展览的策划提供了新的路径。
2022年Z1期 295-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K] - 倪灵玲;
杭州西湖具有十分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其中不乏见证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重大历史事件、凝聚璀璨精神的红色资源。博物馆在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将红色资源活化利用中承担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建党百年红色主题展览为例,从展览策划的角度出发,思考博物馆临时展览在“命题”中如何创新和破局。
2022年Z1期 301-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 李锐;
公众史学作为实践史学,更为重视史学的现实需求,并积极促成公众参与历史书写与建构。运用公众史学理论及方法,检视革命类纪念馆策展工作,通过对文物征集、展览叙事、口述史运用等方面工作的探讨,可提高现有革命史展览叙事框架下的公众参与,为革命史叙述增加更为丰富、生动的“个体化”细节,让革命史展陈语言更加生动灵活,展览内容更加有血有肉。
2022年Z1期 305-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 王蕾;
在中国共产党主题展览史上,“党史展览”与“革命史展览”是在概念与展陈形式上极易混淆的两类展览。受战争背景影响,“革命史展览”的酝酿和实践要早于“党史展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革命博物馆在筹办基本陈列的过程中,提出“以中共党史为中心设计现代革命史陈列”,使“党史展览”得到实践和发展。从基本陈列角度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革命史展览”在研究的时间跨度和内容上都较“党史展览”长远丰富,但伴随革命战争年代的远去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稳固,党史陈列在借鉴革命史陈列的基础上,更能纵向拉伸和丰富展览内容。中共党史体系融入现代革命史陈列成为滋生综合性党史展览的桥梁。
2022年Z1期 310-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 吴心怡;
红色展览作为一种根据国情应运而生的展览,是呈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先进积极分子和广大人民群众长期革命斗争、民族独立、建设实践之成果的展览。本文以1997年至2021年以来的“十大精品”展览评选中获奖的红色展览为例,从革命文物、革命展示、革命叙事以及革命话语四个维度出发,寻绎当下革命价值如何指导“人”的自身逻辑作用于红色展览,由此探索中国红色展览精品化的发展方向。
2022年Z1期 318-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1K] 下载本期数据